夕阳赐晚晴 老骥友乡亲

— —记洞口县山门镇离退休老干部张赐友

2014年10月14日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佚名  点击数:

巍巍雪峰山下、蔡锷将军故里,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共产党员长年扎着一条白腰带、脚穿草鞋走遍了山门的山山岭岭,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腰带书记”;1980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他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在职期间,他先后40余次受到省、市、县委的表彰;退休后,受到市、县、镇表彰达47次,其中两次被评为“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他叫张赐友,现年87岁,历任原山门乡乡长、山门公社副书记等职。

伏案几十载,永葆先进性

山门镇江龙村长冲组掩映青山翠竹之中,三间老式木房显得陈旧而突兀,清瘦的张赐友坐在低矮的房檐下逐字逐句地研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料。

几十年来,张赐友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孙:“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就得学习、再学习。”破旧的书桌上整齐地堆放着《毛泽东选集》、《践行群众路线学习读本》等理论书籍,虽然封面已经泛黄破损,却一尘不染。

作为山门镇老干支部的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他无论寒暑,每月15日坚持步行十多里赶到老干支部参加集中学习。从党的八大到十八大,他先后做过的理论学习笔记有40多本,撰写心得体会达50余万字。三十年间,他义务为群众书写以党的理论和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对联一千余幅。

热心献公益,余热荫桑梓

“不忘旧社会的痛,才能享受新社会的福。”他热心公益事业,身体力行践行着一个老共产党员为民务实的庄严承诺。

山门镇江龙村,土地贫瘠、旱涝严重。张赐友80年代退休回村后,主动请缨担任生产队长,与退休在家的大哥在自家的田地里试种时鲜蔬菜,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打造蔬菜产业基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山门集镇,长冲至山门的小路上,张赐友带领菜农天天挑着时鲜蔬菜供应山门集市,加快了村民的脱贫步伐。

要想富,先修路。看着村民们种植的蔬菜,还要肩挑背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忧心如焚。“修好水泥路,子孙万代享幸福”,他拄着拐棍挨家挨户做工作。2006年下半年,张赐友协助村里争取得村级公路的建设项目。为了早日修通致富路,他不顾家人反对把积攒多年的退休工资取了出来,先后捐款2.13万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赐友生活艰苦朴素,一件蓝布外衣缝缝补补穿了几十年,还患心肺病、内风湿等多种疾病。老伴长期患严重的心脏病,2004年又患上了老年痴呆。最近十年来,张赐友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在当地传为佳话。作为年逾八十、体弱患病的老人,张赐友已累计捐助困难户、贫困学生达2万余元,用爱心为周围的群众点亮了一盏明灯。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