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洲刘祠话古今

2017年01月17日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刘伟顺  点击数:

 

江洲刘氏宗祠外景

 

江洲刘氏宗祠前厅侧面与左侧门

洞口县石江镇江洲村,又称江夹洲。这是一个由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资江支流平溪江与江洲河环绕而成的江中孤洲,故称江夹洲。洲西侧江岸上,耸峙着一座古祠堂,即刘氏宗祠,该祠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其后陆续扩建,总面阔48.6米,总进深42.5米,占地面积2065.5平方米。台基石料构筑,平面呈“凸”字形,依地形梯级而建,座东朝西,前后三进,砖木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中堂、寝堂,两侧为厢房,组成一个四合院建筑群。祠堂前临江河,背倚小山,曲水环流,景色秀丽。

该祠第一进正面筑牌科门墙,正中大门以石料构筑,门额浮雕“双龙抢宝”等多种动物图案,门两侧刻对联:“两水汇双流,朝宗白水;群山罗四面,推本中山。”将其地理形貌与历史渊源总括其中,可惜明间、次间牌科门墙自大门门额之上已被拆除,改为单檐青瓦屋面,仅梢间牌科门墙尚存。第二进为中堂,由正厅与抱厦组合而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高7.5米,明间为减柱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第三进为寝堂,因以前办学校改为红砖房,现学校已搬走,房子空置。两侧厢房各面阔八间,进深二间,为穿斗式木柱架,前出廊,单檐硬山顶,三屏式封火山墙。

据《中山前溪刘氏十八合修族谱》记载:江洲刘氏宗祠系中山前溪刘氏派下子理公祠,其先祖刘庄官居南唐大理寺评事,居江西抚州宜黄县。二世祖埊公,官宋初吉州(现江西吉安市)长史,后徙居江西福县前溪,形成前溪流派,衍为大族。子理公于明初迁至今邵东县魏家桥乡荞麦塘,子孙再徙邵东各地及洞口、新宁等地。

江洲刘氏在明清之际,曾经人文鼎盛。明末有誓死抗清、全家殉国的神勇将军刘世玉,清乾隆年间有官至河南粮盐道观察使、以能吏著称的刘文徽,乾隆至嘉庆年间有曾任嘉庆皇帝课师、补授长沙府同知的刘士诵。据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车毓秀作于清顺治五年的《神勇将军传》载:刘世玉,讳中砥,字振之,御赐“神勇将军”。本贯武冈州龙居乡江夹洲人,生于明万历癸丑(1613年)三月,幼岐疑聪慧,长倜傥有大志,精儒业,数不遇于有司。乃学孙吴兵法,武艺绝伦。继而经从叔岁进推荐入岷王府用事,授审理崇正职。明末兵变,崇祯帝自杀,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是为永历帝,后驻陛桂林。刘世玉奉命领兵前往桂林勤王,退敌三十里,永历帝授其“神勇将军”。随后,永历帝退守武冈城,以岷王宫设奉天府,刘世玉负责镇守河东(指资江)等地。未几清兵围城,永历帝退走靖州,安国公刘承允劝世玉降清,世玉大义凛言曰:“吾护驾至此,为中兴耳。即今奉命守城,未闻以城降也!”允曰:“国势如此,天命可知,吾已遣人纳款矣!”玉忿曰:“有何面目见天子乎!”乃策马归营,呼酒狂饮,语夫人周氏曰:“满城尽降,心死已极,我欲刎此头,以报天子耳!”夫人周氏曰:“国亡家破,妾不可辱,妾死君后可也!”引帛入内自尽,举家号哭,公手刃其幼子二女;并家众老小凡十四口,亦投环而死。一门忠烈,为国殉难。有裨将周缙护尸不去,须臾城破,敌兵相诫曰:“此忠臣也!”缙乃得殡公夫妇于城皇庙侧。八月二十日癸巳,夫妇归葬于祖茔白竹山。其墓尚存,已公布为洞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钦命兵部侍郎湖南巡抚马慧裕《河南粮盐道刘公神道碑》载:公讳文辉,字予受,号荷池,又号淑庵。先世居吉安安福之前溪,屡迁籍于武冈。公生而器宇不凡,及长,沉酣经书子史,发为文章,高古矫健。以郡首补弟子员,遂饩于庠试,辄冠军。乾隆戊子(1768年)举于乡,己丑(1769年)成进士,辛卯(1771年)殿试二甲,徐户部额外主事,补江南司主事。其后相继任贵州司员外郎、云南司郎中、河南知府等职,以功荐升河南粮盐道。官河南粮盐道时,赈灾救民,政绩卓著,深得乾隆皇帝信任,曾多次书奏皇上,为湖南灾民免赋赈灾。并多次受朝廷赏赐,世受皇恩。曾有乾隆、嘉庆、咸丰、光绪皇帝所赐金匾及九副贴金对联,悬挂江洲刘氏宗祠内,可惜原物已佚散。

江洲刘氏宗祠以其地理位置独特、建筑规模宏敞、墙窗泥塑精美、院内门窗木刻细腻,特别是中堂抱厦工艺精湛而著称于世。1995年由洞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原貌破损严重,特别是牌楼门墙、第三进寝堂面貌全非,两侧厢房亦破烂不堪。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如能对该祠加强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将是一处引人入胜的文化旅游景点。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