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邵阳的活动概述(一):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2006年06月07日来源:《党的光辉照邵阳》 作者:佚名  点击数:

    在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下,邵阳的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起来,学习新文化,研究新思想。这年6月,宝庆旅省学生组织“宝庆学友会”和回乡十人团,回县宣讲“五四”运动的情况和意义。1920年,邵阳东乡贺民范在任长沙船山学校校长时,积极支持和参加毛泽东等发起组织的“长沙文化书社”、“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和“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1月,由贺民范、匡自休(匡互生)、黄麟等在县城创设了长沙文化书社宝庆分社,发行《新青年》、《响导》、《共产党宣言》、《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同时,宝庆西乡和东乡的进步青年发起成立了“宝庆西乡学会”和“宝庆东乡学会”,创办进步刊物《宝西期刊》和《邵东声》旬刊。1月14日,贺民范以“湖南自修大学”校长署名,为《邵东声》创刊号写了《我对于宝庆东乡学会的个人意见》一文,热切希望《邵东声》成为“传播文化改造思想的工具”,提出了“要使邵东的文化日日进步,要使人人的知识平等、道德平等、享受一切幸福平等,没有什么男女的界限,没有什么贫富的阶级”的主张。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邵阳在外地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贺果、罗卓云、彭钟泽、向暄等相继加入党组织。1924年秋,时任宝庆县劝学所长(相当教育局长)的贺民范与罗卓云、彭钟泽、向暄等组织了“宝庆三民主义研究会”,研究孙中山的学说,学习马列主义,探求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参加的有40多人,为宝庆建立共产党组织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1925年秋,罗卓云遵照中共湘区委的指示,在宝庆建立党的组织。首先从“研究会”会员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小组。次年春建立了党支部,4月,改为特支,10月,建立了中共宝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彭钟泽任书记。到1927年上半年,全县发展党员300多人。

邵阳党组织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领导广大工人、农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县城组织了“五·卅惨案后援会”,开展宣传、募捐,查封烧毁洋货,声援上海工人斗争。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后,宝庆各校学生于4月12日举行集会游行,喊出了讨伐吴佩孚、段祺瑞等口号,遭到了反动派的镇压,学生被打伤多人,史称“四·一二”事件。同年9月,四川“万县惨案”后,县城各界举行了反英示威大会,贺绿汀、向暄等带领工人、学生放火烧了英国福记煤油公司的油库。

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工农革命队伍逐步壮大,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为组建工农革命组织创造了条件。1926年10月,宝庆县总工会和县农民协会相继建立,向暄任总工会委员长,欧阳秋曝任农协委员长。在县农协的领导下,农民运动掀起了高潮,据1927年2月统计,全县成立区乡农协300多个,会员发展到5万余人。5月,全县农村开展“红五月”宣传活动,县城中、小学停课,师生以十人为一组,分赴各乡村开展宣传教育,反对土豪劣绅,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旧规陋习。声势之大,人员之多,实属空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湖南的反动派也于5月21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5月24日晚上,宝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在城内玉皇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变措施。同时根据省农协秘书长柳直荀从湘潭发来的电报,决定派县农协副委员长刘惊涛带领骨干分子去东乡组织农民武装,进攻长沙。各路农军赶到团山集合时,遭到反动武装的围攻,刘惊涛等8名共产党员遇难,农军被迫解散,史称“团山惨案”。

5月26日,判军陈光中突袭宝庆县城,解除了工农武装,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向暄、戴天、梁湘云等党团骨干惨遭杀害,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一时处于低潮。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